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规范

技术前沿 1010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规范主要围绕处理流程、水质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展开,具体涵盖以下核心内容:

一、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规范适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开发中压裂作业返排液的集中处理,涵盖井场及集中处理站的处置流程‌12。
‌目标要求‌: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回用或排放标准,同时满足环保及资源化要求‌14。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处理技术需参考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 5093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规范》(DB61/T 1583—2022)‌12。

三、处理流程要求
‌收集与贮存‌
返排液需分类收集,贮存设施需防渗、防腐,符合GB/T 50934的防渗要求‌23。
贮存周期应根据处理能力及运输条件确定,避免长期积存‌34。
‌运输管理‌
运输车辆需密闭化,防止泄漏,运输路线应避开敏感区域‌34。
‌处理与处置‌
‌预处理‌:包括悬浮物分离、破胶降黏等物理方法(如气浮、旋流分离)‌56。
‌深度处理‌:采用催化氧化(如臭氧氧化)、生物处理等技术降低COD及有机污染物浓度‌46。
‌资源化利用‌:处理后水质需达到GB/T 18920回用标准或GB 8978排放限值‌14。

四、水质控制指标
‌关键参数‌:包括pH值、悬浮物、石油类、COD、总溶解性固体(TDS)及重金属含量等‌14。
‌监测要求‌:处理前后需定期取样检测,分析方法需符合GB 50014及GB 50160等标准‌12。

五、环保与安全要求
‌固废处置‌:处理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需按GB 18599规范贮存或处置‌12。
‌防渗措施‌:处理设施及管道需采用双重防渗设计,防止地下水污染‌23。

六、地方标准差异
以陕西省DB61/T 1583—2022为例,其细化要求包括:
明确返排液分类收集的具体操作步骤‌3。
强化高效处理技术(如臭氧催化氧化一体化装置)的应用‌46。

综上,规范的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流程及严格水质控制,实现返排液的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12。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高分子絮凝剂对压裂返排液处理的研究

    37

    高分子絮凝剂在压裂返排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絮凝剂类型选择、处理条件优化及组合工艺开发等方面,以下为相关进展的总结: 1. 絮凝剂类型与选择‌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合硅酸铝铁(PAFSi)结合了聚硅酸的吸附架桥作用与金属盐的电中和能力,在去除浊度、...

    查看全文
  • 压滤机的脱水过程,该如何选型?

    79

    板框压滤机是最先应用于化工脱水的机械,虽然板框压滤机一般为间歇操作、基建设备投资较大、过滤能力也较低,但由于其具有过滤推动力大、滤饼的含固率高、滤液清澈、固体回收率高、调理药品消耗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陶瓷、石油、医药、食品、冶炼等行业,也...

    查看全文
  • 建站式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特点

    55

    一、‌高效处理与工艺集成‌‌多级工艺组合‌采用“预处理-氧化絮凝-沉降-过滤”集成流程,结合专利技术(如CDOF臭氧催化氧化、CDFU旋流溶气气浮),快速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如瓜胶)并去除油类、悬浮物,处理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30%以上‌。‌深度氧化与破胶降粘‌通过臭氧...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