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全站搜索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泥浆不落地处理核心指标
泥浆不落地处理系统通过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等工艺,需满足以下关键性能指标以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一、固相处理指标
油基岩屑含油率
经甩干机处理后,油基岩屑含油率可控制在5%-8%,满足运输及环保要求。
水基岩屑含水率
水基岩屑经甩干机或压滤机处理后,含水率降至10%-15%,便于后续填埋或资源化利用。
固相含液率
离心机处理后固相含液率约为70%(如油基泥浆),需结合甩干机进一步降低至目标值。
二、液相处理指标
液相比重调控
离心机分离后的液相比重调节至1.12-1.25g/cm³,确保回用泥浆性能稳定。
分离粒径精度
离心机可分离粒径2-5μm的颗粒,实现液相高纯度回用。
液相回用率
水基泥浆处理后液相回用率达90%以上,减少淡水消耗及新泥浆调配成本。
三、工艺设备性能指标
筛分精度
振动筛筛篮缝隙为0.2-0.5mm,根据地层岩屑特性动态调整,优化分离效果。
处理效率
随钻处理模式下,系统处理能力可达40t/h(油基泥浆)或300m³/日(水基泥浆),满足连续作业需求。
四、环保与经济性指标
废弃物减量
固相脱水后体积减少30%-50%,降低外运处置成本。
无二次污染
全程不添加化学药剂,避免固化处理造成的土壤或水体污染。
总结
泥浆不落地系统的核心处理指标包括含油率(≤8%)、含水率(≤15%)、液相比重(1.12-1.25g/cm³)及分离精度(2-5μm),需通过甩干机、离心机等设备协同实现。同时需满足高回用率(≥90%)和规模化处理效率(40t/h以上),兼顾环保合规与经济效益.
油基岩屑的含油率是衡量其环保处理效果的核心指标,需通过热解析、离心分离等工艺严格控制。以下是其控制范围、技术依据及实际应用的综合说明: 一、国家标准与行业要求国内标准《GB 31571-2015》:要求油基岩屑处理后含油率≤3%(适用于直接填埋或资源化...
查看全文1 含油污泥处理标准 1.1 国内含油污泥处理标准 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理后污泥的含油量是判定该处理方法是否可行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截至目前,我国还未出台专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标准的相关国标,《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2018)中规定了城镇污水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