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技术综述

技术前沿 160

一、核心技术路径

  1. 氧化-絮凝工艺‌
    采用硫酸亚铈、双氧水等氧化剂结合絮凝剂(如PAC、PAM),可显著降低返排液黏度(从18.09 mPa·s降至2 mPa·s以下),并去除悬浮物和含油量,处理后水质满足回注要求‌。
  2. ‌复合混凝—过滤—吸附技术‌
    通过保留有用成分并去除有害物质,实现减阻水和胶液配制,处理速度快且成本低,适用于“井工厂”模式作业‌。
  3. ‌MVR蒸发技术‌
    利用热能蒸发水分并析出盐分结晶,实现废水减量化和资源化(如NaCl回收),处理成本较传统反渗透技术更低‌。
  4. ‌膜技术组合工艺‌
    结合气浮、催化氧化、软化沉淀、超滤等预处理,反渗透(RO)脱盐率可达99%,但需解决高COD、SS对膜的污染问题‌。

二、处理难点与应对

  • ‌高污染物浓度‌:返排液中COD、SS含量远超海水,需多级预处理(如氧化、气浮)才能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 ‌浓缩液处置‌:反渗透或蒸发产生的浓缩液需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部分企业通过资源化利用(如盐分回收)降低成本‌。

三、应用案例与成效

  • ‌四川页岩气项目‌:采用移动储液罐(总容积16.8万立方米)和智能预警系统,实现返排液重复利用率超90%,并通过区域共享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 ‌延长页岩气项目‌:氧化-絮凝工艺处理后,悬浮物含量由2490 mg/L降至0.9 mg/L,含油量由37.25 mg/L降至4.32 mg/L,达到低渗地层回注标准‌。

四、发展趋势

  • ‌资源化与低碳化‌:MVR蒸发、电渗析等技术推动盐分回收和废水“近零排放”,降低环境风险‌。
  • 区域协同处理‌:通过互联互通管线和大数据平台,实现跨企业返排液共享与集中处理,减少重复投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压裂返排液处理的标准和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23

    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标准根据最终去向可分为以下三类:‌回注地层标准‌需满足油田回注的“双十标准”(悬浮物≤10 mg/L、粒径中值≤1 μm)或“双二十标准”(悬浮物≤20 mg/L、粒径中值≤2 μm)‌。‌循环利用标准‌处理后水质需达到压裂液配制要求,如pH值、悬浮物、含油量等指标...

    查看全文
  • 油田泥浆不落地处理设备有哪些

    26

    油田泥浆不落地处理设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按功能和应用场景分类如下: 一、核心分离设备‌离心机‌高速钻井液离心机:用于油基/水基泥浆的固液分离,回收液相重复利用‌;钻屑甩干机(岩屑甩干机):立式离心设备,通过离心力分离油基钻屑中的油水,降低有害物排放‌...

    查看全文
  • 油泥减量化处理设备的优势有那些

    20

    油泥减量化处理设备在环保性、资源回收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体如下: 一、减量化效果与处理效率1.‌高减量化率‌:通过热解、离心分离等技术,设备可将油泥体积减少85%以上‌26,大幅降低后续处置压力。2.‌快速处理能力‌:如卧螺沉降离心机、叠螺式脱水...

    查看全文
  • 如何有效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废水

    41

    处理压裂返排液废水需结合其高盐度、高有机物、悬浮物及潜在重金属等特性,采用多工艺协同处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预处理阶段‌物理分离‌‌悬浮物去除‌:采用旋流器、气浮、絮凝沉淀等技术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及油脂‌。‌离心分离‌:利用离心力分离不同密度的污染物(...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