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自动化智造 成功之路

Intelligent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胍胶压裂返排液特性及处理技术

技术前沿 40


胍胶压裂返排液特性及处理技术

一、胍胶压裂返排液特性

  1. 组成复杂
    • 返排液中含有胍胶及其分解产物、地层中溶解的矿物质(如铀、钍、镭等放射性物质)、金属元素(铝、砷、钡等)、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酚类等)及微生物(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
  2. 压裂液添加的支撑剂、破胶剂、杀菌剂等化学组分进一步提高了污染物浓度和多样性。
  3. 高黏度与稳定性
    • 破胶不彻底导致返排液黏度高(可达20 mPa·s),乳化严重,固相悬浮物含量高,稳定性强,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分离。
  4. 环境危害性
    • 长期排放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并腐蚀油田设备。

二、处理技术

  1. 物理处理技术
    • 沉淀与过滤‌:通过混凝、吸附或粗粒化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质。
    • 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反渗透等用于脱盐和浓缩液处理,结合膜蒸馏或MVR(机械蒸汽再压缩)工艺实现资源回收。
  2. 化学处理技术
    • 氧化破胶‌:采用芬顿氧化、电催化氧化等技术降解高分子有机物,降低黏度并脱稳胶体。
    • 类芬顿氧化剂‌:利用高价金属离子(如Fe³⁺)协同氧化,高效降黏并控制金属离子影响。
  3. 生物处理技术
    • 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如胍胶分解产物),适用于低毒性、可生化性较好的返排液。
  4. 组合工艺
    • 常见工艺包括“氧化-絮凝-过滤/吸附”联合处理,或结合膜分离实现水质达标回用68。例如,氧化破胶后通过纳米光化学氧化进一步净化。

三、挑战与展望

  1. 技术瓶颈
    • 现有工艺对高黏度、高矿化度返排液处理效率有限,设备抗冲击能力和自动化程度需提升。
  2. 发展趋势
    • 研发低成本、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如电催化氧化)及撬装化设备,提升资源回收率(如盐、水回用)。
    • 推动返排液回注、回配循环利用技术,减少环境负荷。
上一篇:

相关推荐

  • 油田压裂返排液回配处理技术规范

    79

    一、水质标准 ‌回用回配要求‌ 悬浮物(SS)<3mg/L,含油量<5mg/L,粒径中值<2μm,总铁浓度≤0.5mg/L,并需控制硫酸盐还原菌(SRB)等特定细菌含量‌。根据NB/T 14002.3—2015《页岩气储层改造第3部分:页岩气藏压裂返排液回收与处理》,处理后水质需满足复配压裂...

    查看全文
  • 泥浆不落地处理工艺和优势

    147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和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各国都对石油钻井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国为例,今年一月份以来,国家环保部就钻井废弃物处理颁布了专门的环保法规,这也使得钻井尾浆处理越来越被大众重视。       众所周知,传统的钻井尾浆处理大多是将钻井产生...

    查看全文
展开更多